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,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。安史之乱后,唐王朝在政治上陷入混乱局面,藩镇割据、朋党之争和宦官专权相互交织,政治上腐败黑暗,地主阶级内部要求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。从刘晏、杨炎到二王刘柳运动,中经元和中兴,再到李训、郑注谋诛宦官和武宗会昌削藩,斗争非常激烈。尤其是持续近40年的牛李党争,对唐后期的影响更为巨大。唐王朝的疆域也大为缩小,西北地区完全为吐蕃和回纥所控制,丝绸之路中断。但是,唐后期的封建经济还在持续发展,尤其是南方经济的发展,使得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出现南移的趋势。伴随着封建政治的衰落和经济的持续发展,封建文化的面貌也有所改观。
唐末农民大起义爆发于875年,失败于884年。之后,唐王朝名存实亡。经过激烈的争霸战,唐末农民大起义的叛徒朱温于907年建梁代唐,正式标志了唐王朝的覆亡。从此中国历史又进入了另一个短暂的大分裂时期——五代十国。
五代十国分裂混乱局面的出现,是唐后期藩镇割据势力进一步发展的结果。唐朝灭亡后,在中原一带相继出现了梁、唐、晋、汉、周5个朝代,史称五代。五代凡53年,先后更换了8姓14君,政治混乱到了极点。后周太祖、世宗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方面的改革,开始出现新的气象,为北宋统一南北奠定了基础。除五代外,在南方和河东地区,还先后存在过10个割据政权(这还不包括一些小的割据势力),即:吴、南唐、前蜀、后蜀、吴越、楚、闽、南汉、南平、北汉,史称十国。五代时期,北方战乱频繁,南方则相对安定,经济持续发展,全国的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。南唐、吴越和前、后蜀地区还成为文化发达的中心地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