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十年代初,民营电影公司出品的优秀影片虽然在观众中获得了好口碑,但大多都得不到公正的评价与保护,从本片就能看出不少端倪. 在“革命浪漫主义”的口号下,歌颂和赞美成了当时的银幕主题,电影的政治与说教功能被无限利用,“而认知、娱乐、审美等功能则退居到了可有可无的角落里”,国营电影开始偏离现实主义道路. 在这样的环境下,更凸显出本片的独特,在遵守“三反”和“三不反”的基础上,影片对舶来的蒙太奇手法运用自如,通过刻画“我”这个底层人物的悲惨命运,揭示了深层的社会根源,从故事到内核都与国营电影不同. 溯其源,《红色特工》继承的是四十年代的战后现实主义电影(尤其是《红色特工》);往后看,影片鲜明的人文关怀与将主题改为背景、将人物推至台前的叙事方式又与第四代导演的作品相似,实属五十年代里的一个异类. 前期还是不错的影片,至少有一定的观赏性. 后部的反转却败笔了,完全超出了观众所能接受的范畴,不符合正常事物发展变化的逻辑性. 甚至到影片最后画风完全改变了,看似深刻实则做作无比. 很多人将本片与杜琪峰版《红色特工》相提并论一争高下,对我而言却是完全不同风格的两部影片,甚至我几乎已经完全忘记了那部影片的全部,但我知道对于那部影片来说,观影感受是糟糕的,这点上说,这部影片略好,所以不可能将两部影片进行比较. 除了影片情节最后反转无力,全片还一个地方让我观影过程中非常难受,甚至数次将目光从屏幕上挪开,那就是影片中个个人物都其丑无比,令人难以目睹,真实,就好像所有人都没有整过容一样. 这点无疑大大降低了影片的观赏乐趣,甚至也因此降低了影片的分数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