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于写影,说明八指头陀善于用虚。艺术形象的塑造,有实写与虚写两种手法。用实为了写形,用虚为了传神。虚实相生,境界则就成了。
上面说的梅之三姿,侧重于梅枝。就花来说,八指头陀咏梅诗有一特别处:将花比喻成泪。《梅花岭谒史阁部墓》:“荒草萋萋掩墓门,杜鹃啼断月黄昏。欲知亡国当年恨,万树梅花是泪痕。”史阁部是史可法,史可法守扬州的事,垂名青史。在满清王朝风雨飘摇之际,八指头陀来谒史可法的墓,意义非同寻常。缅怀先烈,告慰英魂,其济世之怀,报国之心,尽在这首诗中了,而这诗最出彩的就是最后一句“万树梅花是泪痕”。
梅本无情,将梅花写成泪,无疑是人之移情所致。此梅就不是梅了,它是人,是八指头陀自己,也是所有与八指头陀有着共样爱国情怀的人。
与喜欢写梅枝的横斜姿态相一致,八指头陀写梅干,则喜欢写瘦梅。《次韵陆蕙亭茂才见赠之作》:“孤莆再来久失群,瘦梅花下独逢君。共谈圆泽三生事,惊起寒山一片云。风月聊同高士赏,烟霞未许俗人分。相留无奈天将螟,钟磬萧萧报夕曛。”又《答天童献纯上人》:“心如枯木死灰冷,貌似梅花瘦石奇。今日因君动清兴,欲磨山翠写新诗。”这两首诗都写到瘦梅,后一首的瘦梅还与瘦石相组合。写瘦梅的意义在哪里呢?主要是彰显梅的品格孤高清正。在中华民族的审美传统中,肥与瘦的对立,隐含着世俗与超俗、贪鄙与清高、腐朽与生气、邪恶与正直等的对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