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傻孩子,你要学会不去在意别人的目光,人生是自己的,路也要自己去走,走得好、走得差跟别人没有关系。你只要记住一点:不管你变成什么样子,也不管你走得好与差,你都是爸爸妈妈最爱的悦悦。”妈妈鼓励着悦悦。
“妈妈,我想带着狗狗去公园里练习走路,您陪我吧!”一年以来,这是悦悦第一次主动提出外出,妈妈心里非常激动。
父母爱孩子,不是要成为孩子时时刻刻的守护者,而是要让孩子充满生命的力量,鼓励孩子敢于奋力前行。面对意外致残的悦悦,妈妈时刻的守护并没有让悦悦从阴影中走出来,幸好爸爸及时提醒,告诉妈妈对悦悦的照顾要适度,否则很难培养她的自信心和自立能力。妈妈以一只跛足的小狗为桥梁,与悦悦开启了针对缺陷的亲子沟通,让悦悦解开了心结,学会了勇敢面对人生。
每一个身患残疾的孩子,情况不同,程度也不相同,但在心理特点上总有一点共性,比如自尊心强、依赖心理严重、容易自卑等。父母可以通过及时的沟通,帮助孩子养成稳定和健康的心理。
首先,父母要教育孩子正视现实,正确对待自己的缺陷,告诉孩子“你就是我的一切,无论你有什么样的缺陷,都是我的好孩子”,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。其次,父母可以多给孩子讲讲残疾人走向成功的励志故事,最大限度地减少孩子的依赖心理,让孩子主动学会自立自强。生活是多方面的,某一方面的缺陷并不能阻挡孩子在其他方面的成功,父母还要努力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,激发出孩子的成功欲,鼓励孩子追求成功,创造奇迹。需要注意的是,父母要遵守适度的原则,对残疾的孩子要求过高,会对孩子造成更大的打击。